漏诊病例3毛细血管扩张症过目不忘

时间:2021-9-2来源:成功案例 作者:佚名 点击:

本系列旨在记录并回顾既往作为低年资医生容易发生漏诊、误诊的情况,无则加勉、有则改之,并非疑难病例分析,而是让大家提高警惕,所以答案均直接给出;另外,也不定期提供一些临床少见又十分有意义的病例供大家一起学习,有时候工作繁忙可能为手机拍摄,像素感人,尽量提供清晰原片。

今天小懂医生正于办公室埋头苦干,忽然电话铃响起,本懂已经当接线员近半年,听到对面上级医生呼哧呼哧的声音,我就知道估计是犯错误了。抱着下级医生虚心求教的态度,本懂保持谦逊姿态,小心翼翼的去找上级医生去了。

经过一阵唾沫横飞的指导以后,终于让小懂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但是,但是,本懂压根就不熟悉这个啥,毛细血管扩张症?

毛细血管扩张症

是一种隐匿性血管畸形,近年来由于MRI检查的普及,发现率越来越高。其尸解发现率仅次于静脉性血管畸形,为次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病因不明,可能与放疗损伤有关。镜下由缺乏平滑肌细胞和弹性纤维的扩张毛细血管壁构成,异常血管之间可夹杂脑组织,灶周可见胶质增生与陈旧性出血所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本病常与海绵状血管畸形及DVA并存。但应注意,本病与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无关,其伴随的颅内血管畸形为动静脉瘘。临床上一般无症状,可在MRI检查时偶然发现,合并海绵状血管畸形时可因出血而就诊,多于30-40岁时发现。少数患者可见头痛、耳鸣、眩晕及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

诊断要点:

1.T2WI轻度高信号;

2.由于缓慢流动的血液中存在脱氧血红蛋白,在GRE上呈低信号;

3.呈“毛刷状”或“点状”增强。

鉴别诊断

主要是其他血管畸形。①海绵状血管畸形:典型者呈爆米花状,CT上可见钙化,T2*WI及SWI见灶周含铁血黄素环。②DVA:特征性表现为海蛇头状或刷状,有一粗大引流静脉。③出血性转移瘤:强化明显,很少见于脑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sxxrt.com/cgal/1147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新生儿败血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