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学院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

时间:2016-11-30来源:护理措施 作者:佚名 点击:

伴随着三伏天到来,西南各地区气温持续升高,进入鱼病的高发季节。细菌性败血症是目前发病率最高、造成损失最大的疾病,尤其当池塘水温持续在28℃以上、高温季节后水温仍可保持在25℃以上时该病更易滋生。现将该病的相关情况概述如下:

1、危害情况

主要危害银鲫、白鲫、团头鲂、鳊、鲢、鳙和鲤鱼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此病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一般首先是水体里的白鲢、鲫鱼发病,随后鳙鱼、草鱼、鲤鱼均会发病,最后造成暴发性的批量死亡。

2、防治措施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措施。

预防措施:

(1)彻底清理鱼塘。冬闲时清除过多淤泥,放种前用生石灰消毒。

(2)做好鱼种消毒工作。在成鱼塘放养鱼种时,每立方米用1克漂白粉(含有效氯30%)或0.45克“10%的聚维酮碘”或0.15克“8%的一元稳定型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消毒1次。

(3)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应当合理。特别是放养密度应根据水质条件和承包者的技术水平来定,不能过密。

(4)定期进行药物预防。根据水质情况定期全池泼洒生石灰,每亩水深1米用15-20千克,或使用“8%的一元稳定型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每亩水深1米用克;定期使用三黄散、大蒜素等药物内服,提高鱼体的免疫力。

(5)发病鱼塘要隔离,鱼桶和鱼网要专用,网具和工具用后要进行消毒处理。死鱼捞起来不要乱丢,应集中坑埋。

(6)发病鱼塘不要动网,以免应激造成大批鱼死亡。

(7)要结合以往本地区、本场寄生虫病发生情况,做好体外寄生虫病预防工作,发现病情要及时治疗。

(8)加强饲养管理。包括做好“四定”投饲,改善水体环境,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勤巡塘等管理措施。

治疗方法:初步判定是细菌性败血症的,应尽快采取外用消毒结合内服抗菌素药物的方法综合处理;建议迅速告知凤凰饲料公司业务代表或业务经理,送样到病理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和敏感药物筛选,根据敏感结果选择内服抗菌药物。同时综合考虑继往用药情况,尽量避免同类药物短期内重复使用和超剂量使用。一般处理方案为:

外用杀菌:“8%的一元稳定型二氧化氯”g/亩·米,每天一次,重症可连用2-3次;或用“10%的聚维酮碘”-ml/亩·米,隔日一次,连用2-3次;或“20%的戊二醛”ml/亩·米,每2-3天一次,连用2-3次。

内服药物:由于细菌对药物具有的敏感性不同,请根据病理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添加抗生素,并搭配保肝护胆和免疫增强药物。

成都凤凰饲料有限公司--病理实验室:可为广大养殖户朋友提供:鱼病临床解剖诊断、水质快速检测(测定养殖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溶氧含量及水体的PH值、盐度等)、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检测及鱼类流行病学调查等服务项目,及时、准确,高效,大大减少了养殖客户因疾病困扰造成的经济损失。

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资源优势,想养殖户之所想,急养殖户之所急,深入养殖一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如既往地服务于广大养殖朋友,为客户的养殖保驾护航,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专家分析该如何去区别治疗痉挛型脑瘫和扭
临床医师考试疾病诊断公式记不住都难


转载注明  http://www.sxxrt.com/hlcs/191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新生儿败血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