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致病菌有增加的趋势

时间:2014-12-29来源:护理措施 作者:佚名 点击:

3、血培养(+)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反复抽血培养可以提高阳性率;病灶分泌物培养和血培养获得相同的细菌时更有诊断意义

1

2

败血症(septicemia)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在身体体抗力减弱或(和)各种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在其中生长繁殖释放大量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称为败血症目前常见的致病菌g :以金葡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也逐渐增加;g-:以大肠杆菌为主,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条件致病菌有增加的趋势一般表现,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常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急性长期高热,伴有畏寒、寒战、出汗、头痛、呕吐、腹痛、关节痛等症状,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呼吸及心跳增快,皮肤可见瘀点或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2、wbc↑、n↑,有核左移现象,细胞内有中毒颗粒及空泡,crp↑,前白蛋白↓,转铁蛋白↓

1 母亲的病史:母亲妊娠及产时的感染史(如泌尿道感染、绒毛膜羊膜炎等) ,母亲产道特殊细菌的定植,如b 组溶血性链球菌( gbs) 、淋球菌等

3 胎儿或新生儿因素:多胎,宫内窘迫,早产儿、小于胎龄儿,长期动静脉置管,气管插管,外科手术,对新生儿的不良行为如挑“马牙”、挤乳房、挤痈疖等,新生儿皮肤感染如脓疱病、尿布性皮炎及脐部、肺部感染等也是常见病因

3

(一) 易感因素

下一页

诊断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是什么?血培养是唯一标准吗?不做血培养能诊断吗?

如果多次培养还是阴性,但临床症状支持,也不排除是败血症的可能,毕竟有假阴性存在的可能性,至少可以诊断为临床败血症

2 产科因素: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混浊或发臭,分娩环境不清洁或接生时消毒不严,产前、产时侵入性检查等



转载注明  http://www.sxxrt.com/hlcs/23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新生儿败血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