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与茵栀黄
在群里,不少孕妈问过我新生儿黄疸的事情,特别是现在据说打疫苗之前需要测一下黄疸指数,更加重了很多人的顾虑。
新生儿黄疸科学的称呼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原因很多,与红细胞破坏过多、胆红素代谢异常、肝肠循环差等有关,具体原因可见下面这张图(双击可放大),我们通常所说的生理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都是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未结合胆红素也叫间接胆红素,这个概念有时候医生自己都搞不清楚。
鉴于结合胆红素升高造成的黄疸原因并不是我们熟知的(主要见于肝脏疾病,比如先天性胆道闭锁等),这里不在多说,我主要针对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升高的黄疸做一个简介。
1生理性黄疸先说一下,生理性黄疸不是病,而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对宝宝的生理性黄疸不需要过于担心;宝宝刚出生时,血液中的胆红素过高,而此时宝宝的肝脏功能发育还不完善,无法处理掉这么多的胆红素,这多余的胆红素聚集在血液中,就会出现黄疸的症状。
随着宝宝的肝脏发育越来越完善,慢慢能够处理多余的胆红素,使得血液中聚集的胆红素排出体外后,宝宝的黄疸症状会随之消失,最后达到完全自愈。
对于黄疸的正常范围,一般认为,足月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毫升血液,也就是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毫升血液,也就是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这个正常值的范围只是一个参考范围,新生儿出生后的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在诊断和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时需考虑其胎龄、日龄和是否存在高危因素来决定,而不是粗暴的依据绝对值。
2何种黄疸需要治疗?这其实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年中华医学会编写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里面指出:对于胎龄≥35周的新生儿,目前多采用光疗参考曲线作为诊断或干预标准参考(见下面第一张图,双击放大)。当胆红素水平超过95百分位时定义为高胆红素血症,应予以干预。
怎么看这张图?打个比方,一个39周的足月儿,没有高危因素,我们称之为“低危新生儿”,那么如果第2天黄疸指数超过15,可能需要治疗;但是,一个36周的早产儿,出生时有窒息的情况,此刻这个宝宝是“高危新生儿”,第2天黄疸指数超过10就需要治疗了。
实际上中华医学会的光疗参考曲线仍不够理想,国外的指南非常具体的制定了光疗曲线(见下面的第二张图,别双击,双击放大也看不清楚,如果你需要,后台留言我给你发链接),昆士兰年新生儿黄疸指南,对具体的孕周、体重、高危因素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推出了6张光疗参考曲线图,很详细。
根据不同的胆红素水平升高程度,胎龄大于35周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还可以分为(为了通俗易懂,我下面做了一些简化,省略了一些单位):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胆红素峰值超过20;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超过25;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超过30。
当然,还有一个概念,抽血检验血清胆红素是最准确的,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经皮肤测量的黄疸仪,在黄疸很高的时候数值会不准,这个不准往往是测出来偏低,实际有20的黄疸指数,它测出来可能只有18;这个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3急性胆红素脑病和核黄疸黄疸高有什么危险?就怕这个,胆红素脑病和核黄疸,胆红素神经毒性所致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及出生数周以后出现的胆红素神经毒性作用所引起的慢性、永久性损害及后遗症,包括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眼球运动障碍和牙釉质发育异常,可以导致死亡。
所以说,高胆红素血症,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需要重视。
4黄疸怎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其中提到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式方面,其实就3种:
1、光疗:
当患儿的胆红素指标达到光疗标准后,应用蓝光照射治疗,大家记住,是蓝光,不是紫外线,为什么有时候晒太阳可以降低黄疸,是因为太阳里面有蓝光,而不是紫外线。(下图是区妇保院一个照蓝光的宝宝,宝宝的眼睛、会阴部会有遮挡保护,旁边的一个音响在给宝宝放低分贝的音乐安抚。)
2、药物治疗:
①确诊新生儿溶血病者,比如ABO不合性溶血,RhD不合性溶血,可应用丙种球蛋白;
②当血清胆红素水平接近换血值,且白蛋白水平<25g/L的新生儿,可补充白蛋白,减少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
3、换血治疗:
当患儿胆红素指标超过换血线的时候,结合病情,可考虑换血治疗。
从上述专家共识里可以看出,在临床中,医院关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事实上主要也就是上述三大部分治疗方式,国外指南也类似(为什么类似,因为国内大部分指南还是照抄国外指南的)。
5茵栀黄可以用于治疗黄疸吗?茵栀黄用于退黄历史悠久,或许,我们无法从西医角度,去完全评判中医药物的特点。
不过,随着临床医学、循证医学的发展和累积,我国对于很多中药的管理越来越正规、严格,避免一些可能的副作用的发生。
茵栀黄有两种剂型:
1、茵栀黄注射液:新生儿、婴幼儿禁用,这个在茵栀黄注射液的说明书中明确写着;
2、茵栀黄口服液或者颗粒:在新生儿黄疸正规治疗上(国内外的指南),均未提及用茵栀黄口服液或者颗粒,而且茵栀黄本身也有潜在的引起蚕豆病(G6PD)患儿黄疸加重,增加宝宝腹泻等风险,使用需要十分谨慎。
“有的家长说,如果不给宝宝使用茵栀黄,是不是就没药可用?”
实际上不是无药可用,是不需要用药......既然未达光疗治疗标准,为啥要给宝宝用药呢?如果达到光疗标准,那么光疗就行了,当然,还有别的治疗措施。
注意下面的图(特别是我标注的地方),昆士兰指南明确指出:通过药物让新生儿腹泻、中药、针灸都是无效的,英国的Jaundiceinnewbornbabiesunder28?days:NICEguidelineCG98也明确指出:别用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中药)!!!
所以,明白了吧,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就那么几种,茵栀黄不是,也许有很多临床医生会列举很多例子,很多文献,很多数据……证明茵栀黄是有效的,我只想说:你给我找一个上面写着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用茵栀黄的指南出来,有吗?连中国自己的专家共识都不敢提这一点!
不是有句话么:既要做什么,又要立什么的,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就别较劲了。
吴朝勇
- 上一篇文章: 一个月宝宝黄疸正常值是多少,一般来说多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