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雕刻师,折扇制作工序之合青详解
折扇制扇工艺之大骨贴梁
大骨贴梁是手工制作扇子的方法中的一道工序,对折扇制作不太了解的朋友可能听着有点费力,没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大骨贴梁这道工序,希望能给喜欢折扇的朋友一点帮助。
操作方法:大骨贴梁是大骨一半的位置向下对开,用刀削到底部,削掉深度约1mm,然后找一根竹子带宓青的半边劈开,宓青面向外,使用特制的胶水贴在削掉的位置。
大骨贴梁的作用:
1.贴梁可以增加大边的火力(也就是让两个大边抱住扇面更紧),
2.使扇子的线条更加流畅,经过贴梁的大骨还可以让扇子更加不容易变形。
这种大骨贴梁工序一般都是在精工扇子上才能看得到。但也并不是每把精工扇子都必须进行贴梁的。贴梁利用的原理其实跟折扇制作工艺中的刮棱、刮宓与合青有点关系,因为竹子宓青面的柔性比较大,在大骨内侧在贴上一段宓青,就会增大大骨的柔性,因为大骨一般比小骨厚很多,内部的宓黄面也不少,再在加上内侧贴上去的的宓青面,使大骨更加刚柔相济,同时大大增加扇骨的可玩性。
合青是折扇制作工序中的一种,目的是让相对粗糙的小骨面变得光滑柔软,手感变好,这道工序普通扇子其实可以不要,但是对于独具匠心的制扇师傅制作的精品折扇就需要将折扇两面都制成青。
一、合青折扇和普通折扇的区别
折扇制作工艺中的刮棱、刮宓与合青都是制作精工折扇必需的工序,合青折扇跟普通折扇最主要的区别还是在于小骨,一般折扇的小骨都有两面(当然合竹的也是两面),一面密度较大,比较光滑,我们称之为“青”,另一面质地较软,相对“青”面粗糙,我们称之为“黄”,所以为了更好的手感和审美,制扇师傅就独具匠心的将小骨的两面都制成“青”。
二、两合青折扇和三合青折扇
二合青:合青中的青一般指竹子的宓青面,一般手工折扇都会有一面是宓青面的,一般宓青就是只有柔性,刚性较差,宓黄一般只有刚性,没有柔性,一般折扇制作都是要有宓青和宓黄结合的,这样刚性和柔性都很优秀。合青就是用两个小骨劈成二分之一,把两面有宓青的面朝外,两个宓黄粘起来,组成一根小骨,这种两面看起来都是宓青,功夫比做两把扇子都大,合青并不指局限于竹子,也有两种不同木头合成的,比如一面黄杨木,一面乌木,这样粘起来的小骨也挺好看的。
三合合青:就是两面宓青小骨,中间一般加一片乌木小骨,这样组成的小骨两面宓青,侧面看小骨中间还是黑色的,虽然好看,但是工序过于麻烦,一般也很难见得到。
手工制作扇子扇骨过程手工制作折扇过程扇骨是个非常繁复的过程,包括扇子的大骨,扇子的小骨,扇骨的组装,烫钉等等,精品的扇子每一道工序都做到非常细致,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手工制作扇子扇骨过程。
1、制作工具:劈刀,曲线锯,刮刀,抛光机,电炉子,铁刷子,砂纸,直头烙铁,酒精灯等。
2、边骨的制作方法
2.1劈料:是将竹子劈成一定规格的竹条。
2.2蒸煮:是将竹片放在锅里煮5个小时左右,目的是将竹片所含的油脂煮出来,可以防止虫蛀便于保存。
2.3选料:首先要挑选出没有裂缝和瑕疵的毛料。然后,还要给边骨配对。
2.4拉料:由于在劈料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误差,所以要利用拉料的方法使竹条的尺寸更精确。
2.5打眼:打眼的目的是为了造型时可以固定边骨,方便操作。
2.6造型:先用铅笔在边骨上设计出需要的形状,也可利用模板直接描画出轮廓。然后,用曲线锯沿画好的轮廓进行切割,或用刀手工削刮。然后将造型完毕的边骨放在温度为~摄氏度的电炉子上加热,使它变软,用力弯曲边骨,当边骨达到需要的弧度就可以了。
2.7打磨:首先,用号的粗砂纸进行第一道打磨。然后,再用号的细砂纸进行第二道打磨。这主要是将边骨表面的竹刺打磨光滑。
2.8手工制作折扇全过程之抛光:是在边骨的表面打上一层蜡,增加光泽度。
3、制作芯骨
芯骨的制作方法与边骨基本相同。只是在选料上,要选择窄一些,或有瑕疵的毛料。九寸扇的16道芯骨的总厚度为1.45~1.5厘米。这就要求,在拉料时,要保证芯骨的总厚度要符合规格,并且芯骨的长度要比边骨短0.5厘米。在造型方面,一定要保证每根芯骨的厚度一致。对于芯骨的打磨,除了重复边骨的打磨程序之外,还要使用专用的铁刷子,重点打薄将来要插入扇面的部分。因为芯骨越薄,就越容易插入扇面。现在边骨和芯骨都制作完成了,接下来就可以组装扇骨。
4、组装扇骨及烫钉
组装扇骨,就是用扇钉将边骨和芯骨聚拢起来,并且,以烫钉的方式将其固定好。烫钉的操作方法是,用加工好的牛角条,将边骨和芯骨串联起来,用钳子截掉多余部分。然后,把直头烙铁放在酒精灯上烧热,在蜡块上试一下热度之后,对准扇钉一端,垂直烙下去。再翻过来,以同样的方法烫另一端。烫好的扇钉表面应该光亮浑圆,而且形状微鼓。经过以上工序,一副扇骨就完成了。
一把折扇的制作过程:
1、劈料:是将竹子劈成一定规格的竹条。九寸扇折扇大骨的规格为长30厘米,宽2厘米。首先,将砍伐的竹子锯成30厘米高的竹筒,再将竹筒垂直放在木板上,用劈刀从竹筒中间位置劈开,使竹筒一分为二。然后从竹片的纵断面计算,距离纵断面2厘米处劈下一刀,一条折扇大骨的毛料就劈好了。按照这样的方法,将竹片都劈成2厘米宽的竹条,劈料工作就结束了。
2、蒸煮:是将竹片放在锅里煮5个小时左右,目的是将竹片所含的油脂煮出来,可以防止虫蛀便于保存。蒸煮时要注意,一定要控制火候,将温度控制在摄氏度左右比较适宜。蒸煮后的竹条要在日光下晾晒3~4天。晾晒时防止强光照射,避免竹条裂损。等到竹条干透了,才能进行下面的环节。
3、选料:制作扇子的材料首先要挑选出没有裂缝和瑕疵的毛料。然后,还要给折扇大骨配对。这是因为,如果折扇的两根折扇大骨不搭配,就会直接影响折扇的质量。配对时,一般选择来自于同一颗竹子的毛料,也可以选择形状相近的毛料。选好料后,在每对折扇大骨上分别做上记号,以免将来使用时造成混乱。
4、拉料:由于在劈料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误差,所以要利用拉料的方法使竹条的尺寸更精确。拉料时使用的工具是刮刀。首先,用尺子测量尺寸,并用铅笔在毛料上做出标记,利用刮刀按照标记将多余的部分刮掉。拉料时,我们将竹片的厚度控制在0.4厘米,这是九寸扇的折扇大骨厚度。拉料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竹条规格的精确,并且要注意安全。如果在拉料时,竹条太硬,不易下刀,可以把竹条放在20摄氏度的温水中浸泡两小时,晾干后再进行操作。
5、打眼:打眼的目的是为了造型时可以固定折扇大骨,方便操作。打眼时,先用尺子在距离扇骨手臂一端2厘米处量出中心点,也就是需要打眼的位置。运用铅笔做出标记,然后把折扇大骨平放在专用打眼机上,并且保证折扇大骨与打眼机上的钻头保持垂直。当位置摆放准确无误后,就可以开启打眼机进行操作了。打眼后就是造型工作了。
6、造型:先用铅笔在折扇大骨上设计出需要的形状,也可利用模板直接描画出轮廓。如何手工制作扇子扇骨,用曲线锯沿画好的轮廓进行切割,或用刀手工削刮。然后将造型完毕的折扇大骨放在温度为~摄氏度的电炉子上加热,使它变软,用力弯曲折扇大骨,当折扇大骨达到需要的弧度就可以了。折扇大骨的基本造型完成后,接下来就要进行打磨了。
7、打磨:首先,用号的粗砂纸进行第一道打磨。然后,再用号的细砂纸进行第二道打磨。这主要是将折扇大骨表面的竹刺打磨光滑。在打磨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折扇大骨的外表并用手抚摸,直到折扇大骨表面圆润光滑不刮手就可以了。打磨完毕,接下来就可以抛光了。
8、抛光:是在折扇大骨的表面打上一层蜡,增加光泽度。使用的工具是抛光机,抛光所用的蜡一般为红蜡和白蜡。可以根据折扇大骨的颜色选择与它颜色相近的蜡。具体办法是,在开启抛光机后,先将蜡块均匀涂抹在抛光机的软布轮上。然后,将折扇大骨接触软布轮,进行抛光工作。抛光后的折扇大骨,看着像玉一样的温润,手摸像玛瑙一样平滑。抛光结束后,折扇大骨就做好了。
宫纱蜂趁梅,宝扇鸾开翅。数摺聚清风,一捻生秋意。摇摇云母轻,袅袅琼枝细。莫解玉连环,怕作飞花坠。
折扇是个很神奇的器物,几片竹片如同变戏法般的就成为了文人墨客手中吟诗作赋,指点江山的“神器”。这首《生查子》出自宋代诗人朱笠,赞叹了折扇的精妙结构与艺术美感,然而折扇的制作工艺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让我们通过以下折扇制作过程图,来了解这纤纤竹片是如何蜕变成一把精雅文扇的。
手工制作折扇过程讲解
1、选料
2、削边
3、打磨
4、大骨成形
5、小骨去皮
6、小骨成形
7、泡水定形
8、小骨修整
9、小骨磨平
10、修整头型
11、烫钉
12、扇骨成形
13、烘烤定形
14、捆绑定形
当然,一把折扇从取料到成扇,期间要经过晒、煮、闷、削、锯、磨等工序,少则四十余道,多则七十余道,耗时经年,方可成就一把材质稳定、结构精巧,符合国人审美趣味的怀袖雅物。
手工折扇的制作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一把好的折扇不但制作的工序繁杂,而且非常费功夫,需要精细的操作,才能做出一把精品折扇,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一把折扇的制作过程是什么样的?
一、必须的折扇制作工序
1、选料
一般无论竹料还是木料,都想要经过选料,选料就是看这个料尺寸够不够,适不适合加工成折扇,有些木头由于走性比较大,容易变形,并不适合做折扇。
2、锯、劈
竹料需要经过锯筒和劈料,木料则是需要开料。
3、煮、晒
竹料还需要煮料,煮过之后晾晒,木料则不需要煮料。无论木料还是竹料都要晾晒一段时间,木料还需存放更长时间,防止变形,当然,那些知道特性比较稳定的木料可以缩短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定做的折扇几乎都要一个月时间的原因。
4、拉小骨
都处理好了,再下来就是拉小骨,就是把竹料放在造型刀上面,用手拉出小骨,大骨也是在造型刀上面先拉出大概的形状。
5、钻孔
然后大小骨钻孔
6、造型
钻完孔之后大骨在进行细致的头型和肩型的造型,小骨还要进行镑稍,也就是把小骨肩部以上做薄。
7、打磨
都弄好之后,大骨小骨要先进行砂纸打磨,砂纸要从粗到细,有些好的砂纸比传统工艺水磨的效果都要好。
8、抛光
砂纸打磨之后,最后还需要在抛光机上面进行抛光,抛光时需要适当的加上一些川腊。
9、烫钉
全部完工之后,最后进行烫钉,牛角钉是折扇的眼睛,一把好的折扇,又个好的扇钉,也相当于画龙点睛的效果。
最后还有一点要讲一讲,只有竹料需要上造型刀,木料是不上造型刀,木料都是用开料锯进行开料的,大骨造型全靠镑出来,无论上不上造型刀,都很考验制扇师傅水平的。
二、不是必要的折扇制作工序
1、填芯
因为梅鹿和凤眼竹一般竹料较细,所以做大边时宽大是达到了,但是可能中间会有缝隙,就要进行填芯,这个填芯只在这种情况下才会用,填芯就是先把大骨内侧刨成圆形,然后用竹料填补那个凹槽,使大骨更加平整。
2、贴梁
有些竹料可能是因为密度不够,或者为了增加大骨的美观度,会进行贴梁,操作方法:大骨贴梁是大骨一半的位置向下对开,用刀削到底部,削掉深度约1mm,然后找一根竹子带宓青的半边劈开,宓青面向外,使用特制的胶水贴在削掉的位置。
3、折扇制作工艺中的刮棱、刮宓与合青
刮棱主要是先把小骨梢部扎起来,然后下面扇骨用手错开一点,然后刮刀直接刮,这个要左边刮刮右边刮刮,刮出来类似圆形的边,其实刮棱就是去除小骨的棱角,让小骨摸上去更加舒适,一般刮宓的折扇都会进行刮棱。刮宓和刮棱类似。这两种工序只是为了增加折扇小骨手感上的舒适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得分点中药鉴定总结大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