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及治疗方法

时间:2021-2-13来源:治疗方法 作者:佚名 点击:

新生儿黄疸及治疗方法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黄疸临床表现

1.生理性黄疸

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重症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1)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2)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3)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4)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

2.病理性黄疸

常有以下特点:①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程度重,足月儿大于12.9mg/dl,早产儿大于15mg/dl;③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超过5mg/dl;④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

(1)黄疸程度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染。

(2)黄疸颜色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桔黄或金黄色;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暗绿色或阴黄。

(3)伴随表现溶血性黄疸多伴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水肿、心衰。感染性黄疸多伴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及体征。梗阻性黄疸多伴肝肿大,大便色发白,尿色黄。

(4)全身症状重症黄疸时可发生,表现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肌张力低,继而易激惹、高声尖叫、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

黄疸并发症

新生儿黄疸的严重并发症为胆红素脑病。当血清胆红素重度升高或同时存在高危因素时,可使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入脑,导致胆红素脑病。多见于出生后1周内,最早可于出生后1~2天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溶血性黄疸出现较早,多发生于出生后3~5天。早产儿或其他原因所致者大多见于出生后6~10天。一般可于重度黄疸高峰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

新城妇儿黄疸治疗方法: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未结合胆红素经光照后可产生构形异构体、结构异构体和光氧化作用的产物,它能快速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是光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的主要原因。

2.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包括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3.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时。

4.支持治疗

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寒冷损伤、饥饿、感染以及高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我院温箱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图片

黄疸的危害

1、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2、黄疸不论何种原因,都会影响新生儿对奶水的消化吸收,影响身高体重的正常增长。

3、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医院,请求医生的帮助治疗。

尽早对黄疸进行干预治疗

1、近年来多中心研究表明: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听觉损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因此应该对黄疸患儿早期进行胆红素水平动态监测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

2、通过对新生儿黄疸及早进行相关的检查和临床观察,加强新生儿胆红素监测,及早发现病因,进行对因治疗,可有效地减少胆红素脑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3、重黄疸发生后,一般可于12-48小时之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肌张力减低、呕吐、不吃奶等症状。此时如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

我院温箱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图片

医院常态化下乡回访产妇时,我们发现很多老人及孩子父母对黄疸错误认识,造成对新生儿黄疸病情不重视忽视,导致新生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而不知。为了宝宝健康,我们再次提出警示,有黄疸要密切监视,及时来我院就医。

新妇幼-

产科咨询

妇科咨询

外科咨询

内儿科

康复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注明  http://www.sxxrt.com/zlff/945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新生儿败血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