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对科技的迷信

时间:2024/10/2来源:败血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科技无疑是人类傲视地球上其他生物的最大成就。人类在具有科学素养之前,无法正确解读一些事物,盲目听信一些没有根据的传闻进而形成了迷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将事物进行理性的解读,这才有了科技。凭借科技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千里眼”、“顺风耳”,可以上天下海……菩萨神像并不会对膜拜者给予多少回应,而科技却能给予某些实实在在的回应:一些疾病过去拜神也没用,而现今通过医学是可以治愈的……在最近几个世纪,人们发现科学居然可以做到这么多!使得人们相信科技比描述出来的神还要有用,形成了新的迷信和盲目崇拜。一、“伪科学”的广泛存在科学把认知提升到了前人所想象不到的高度——大的尺度我们已经基本看清了太阳系的基本面目,小的尺度也明白了感冒生病是怎样一回事。许多迷信“伪科学”在科学面前被彻底破除,不会有人相信“天狗吃月”。但科学与迷信有类似的性质——总是以高深莫测的面目出现,普通人难以理解。原本科学与迷信最本质的不同是迷信无法证实而科学可以,但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证明科学道理的。所以科学传到多数人耳中,和迷信一样,只是一个结论罢了。对多数人而言,科学和“伪科学”都只是听来的,并不是自己证明的,他们无从分辨哪个是“真科学”、哪个是“伪科学”。一个真科学家说地球绕着太阳转,一个伪科学家说吃绿豆有益身体健康,对普通老大妈来说,在接受上没有区别。现代社会信息过量,许多这样的理论传闻,说得言之凿凿,实际上不少都是以讹传讹。比如“某月有五个星期五,五个星期六,八百年一遇”等等。谣言止于智者,一个月30天合4周多2天,两个周五周六必然不少见,如果精于数学还能算出概率。如果有那么一点点科学素养,自己翻翻日历,也不至于相信这样的无聊言论。前不久的“蓝月亮”月全食,恐怕就有不少人以为月亮会变成蓝色……如果每个人都能有质疑、求证的态度,媒体永远都不会写百年一遇这样的无聊噱头了。不要以为这些“伪科学”不会翻起多大的浪。不少伪科学以讹传讹,能使整个人群都相信。如我经常听到的一个伪科学说:可乐杀精。某次我怒喷这理论的无聊,反倒被鄙视成“不相信科学”。看来多数人口中所谓的“科学”只停留在道听途说层面。当今网络这么发达,求证一些事情还是很简单的。有什么争议、没把握的地方搜索一下就好。二、科技不是万能的《人类简史》中写了这么一个事例,18世纪的西方航海有大量船员死于败血症。库克船长听取了一位医生的研究经验,要求自己的船员多吃水果。果然他的船员没有一人死于败血症。水果对败血症的治疗效果,在当时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听起来就很像中医的一些药方,即所谓的“经验主义”方法。其实科学与经验主义并不对立,科学研究中所做的大量的实验,其实就是累积经验作为科学理论的基础。现今所谓的临床治愈率等等做法,并没有离开经验。就像18世纪科学并不能解释水果对败血症的疗效一样,当今科技也并不了解释一切。有的中医疗法确实荒诞,如核桃补脑、穿山甲鱼翅养生之类,很值得怀疑。但就和年前水果治疗败血症一样,中医必然有科学还未能解答的疗效。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数学家反对克隆恐龙,反倒是律师和商人支持。现实也有类似的现象——医院可以包治百病、专家教授可以药到病除、医学科技可以起死回生。反倒是很多医生总是强调:医学不过是尽力而为,很多情况只是概率多少问题,并没有十全的把握。甚至有的表达出这样的观点:药物只是辅助,关键还是自身的身体机能(虽然没有药物可能也不行)。过去的迷信也正是因为不了解本质,真正了解本质的人反倒不会迷信。寺庙里的和尚、大学概率论的老师,应该不会相信拜财神可以买彩票中奖。现如今最大的盲从是对信息技术、互联网的盲从。当今IT技术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感觉好像虚拟数据将取代了所有实物。许多人认为已经不需要纸质货币了。但仔细思考一下,在许多情况下支付宝并不能使付款更便捷。假设我兜里有5元钱,去买一个5元的烧饼,从兜里拿出交给老板即可。如果用支付宝,需要拿出手机、点亮屏幕、解锁、划到相应页面、打开支付宝、点扫码、输密码、确认、给老板确认……大多数人只看到了手机带来了新的功能,却忽视了实体本身已有的便捷性。这种现象在中国极为突出,相反美国人并不认为手机支付比信用卡更方便。换个角度来假设:如果10年前已经有了移动支付,现在才推出现金支付。恐怕多数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又会认为现金比手机方便。其实并不是技术先进,只是技术新鲜而已。网络购物的速度相比从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即便是上午购买下午到货,也比不上中午抽空去电脑城买来得快。在许多方面,技术进步并不能完全替代过去的传统方式。有了手机之后传呼机被淘汰了,但有了汽车并没有淘汰自行车。用滴滴打车,司机接单后要几分钟才能到来,这时路边开来一辆空车,按照“科技”的做法居然是无视空车,继续等接单的司机。滴滴打车宣称要改变打车难的状况,应该说一定程度上是有所改变,但远不如它过去所畅想的那样,打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马云曾宣称要让医生这个职业消失,恐怕也很难。科技并不能解决方方面面,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基本已完成,但类似“无纸化”、“无人驾驶”这样的构想,恐怕没那么快也没那么容易。三、科技的关联关系不完全可靠新技术必然依赖于一些旧技术。别看当今技术发展迅速,iPhone已经出到了第8代,iPhone6s虽然才推出3年,但已经是过时的产品了。不要以为新技术什么都新,内部作为基础的依赖技术很可能非常古老。如网络传输中最普遍的TCP/IP协议,是上世纪70、80年代的产物。网络传输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精确,TCP/IP协议其实是在不可靠的网络层上做了大量的笨而复杂操作,(给消息组包并编号,等待接收方回复后再发下一个包),最终使得网络传输是完整的。实际在网络传输中有着大量的看上去多余的、并不是在传输用户数据的信息,比如包头、ACK确认等等。这么复杂的逻辑,一般在软件层面会对它们进行封装。在软件内部每一层都可能有类似这样的与想象不太一样的结构。虽然最终呈现出来的是我们看到的新样子,但内部不一定有多高明多先进,而且每一层可能都有Bug。加上技术发展之快,常导致旧的技术还未成熟,已经在它之上开始开发新技术。除了新技术本身的问题,必然还得处理老技术的固有问题。这些层级依赖也使得科技产品的使用并不简便。还是拿手机支付宝为例,要用支付宝必然得有一部智能手机,主要是Android或iOS平台操作系统,还得有三大运营商之一的网络,支付宝里的钱一般可能得绑定到一家银行卡。以我的手机为例,得分别由htc、联通、谷歌、招行、阿里巴巴这5家公司支撑,才能玩转支付宝。而且智能手机比过去的功能机耗电,多数都是一日一充,也就是说可能还得依赖充电宝。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如果手机坏了、没电了、没网络、Android系统有Bug、银行出问题了等等,都无法使用支付宝。相比之下,我钱包里的钞票依赖就比较少。不管是招行还是谷歌,很多也只能想大量的“笨办法”使它们从外部看上去是可靠的。比如准备多组服务器,拷贝多组用户数据,当一组出问题时立即切换到另一组。众多的外在依赖使得科技本身只能尽量可靠,不可能做到%的完全可靠。相比之下,我直接掏现金反而要有把握得多。KFC在

转载注明  http://www.sxxrt.com/bxby/1436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新生儿败血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