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师高其武中医如何看待ldquo
高其武医师简介:高其武,男,中医师,中医讲师,允升堂堂主,童子修身堂首席中医育儿专家,当归中医学堂《中医育儿必修课》讲师,北京行知堂中医诊所执业中医师。
我们来看一下中医怎么看待"营养"这个事。《黄帝内经》给我们提出的指导意见是这样的: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那我们注意看,五谷为养,养育我们的是五谷!不是肉也不是菜,也不是水果,五谷是什么呢?是粮食!粮食就是淀粉。那其实中医和西医说的是同一个道理,给人体提供能量的,养育人体的是粮食,而不是肉蛋鱼虾水果蔬菜这些东西。只有做到五谷为养这个大前提,能量的提供有了充足的保障,我们才可以去进一步的考虑,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如果失去了这个大前提,你再怎么样给他补充这个那个,都是空中楼阁,这个很重要。你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宝宝就知道了。小宝宝呢,特别喜欢吃主食,对肉和菜的兴趣并不大,水果还好些,水果因为是甜的啊,有很多水分,小孩子都很喜欢。你会发现你真心费了很多心思搞出来一桌肉和菜,在孩子的眼里远远不如一碗白米饭更有魅力。这本来是个好事情,宝宝多有智慧啊,知道身体需要什么,但就是有部分家长因此而焦虑,跑过来问我们家孩子不肯吃肉不肯吃菜怎么办呢愁死我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小孩这个阶段只要好好吃粮食,脾胃的底子打结实了,以后他会自己吃肉吃菜,而且能吃进去还能消化能吸收。
然后我们来说钙铁锌硒,这些无机盐,是我们常说的矿物质,无机盐作为人体必需的元素是没错,人体是必需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我们大家在看一些医学著作的时候,查找网络上的文字也好,或者听专家讲也好,一定要自己会理解,人体必需的元素是什么意思,必需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必需到一定要额外添加的程度?事实上这些元素虽然是人体必需,但是必需量很小很小,并不需要额外添加,我们要注意医学用词很严谨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几个字里头,你解读到了什么?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必需,但不是人体必需添加。你要注意用词啊,没有一本医学教材告诉我们必需添加,只说必需,不说必需添加,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些必需的元素,一部分体内可以自动合成,一部分,从日常膳食中可以获得。必需的意思,是说人体需要这些元素,但同时也告诉你,虽然必需,却是微量,多了反而不好。说到这里就必需说一说缺铁性贫血这事,这些年,缺钙的论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批判了,但这两年又开始出新论调,小孩开始大面积的缺铁了对吧?医院验血的结果发现显示血红蛋白低于标准值,于是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静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就知道怎么办了。第一个问题是标准值到底是多少?医院的标准值不一样,有的是一百一,有的是一百二到一百三,到底哪个为准呢?同样还是这一个孩子,医院检查是正常的,医院检查他就变成贫血了吗?标准值到底是多少。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贫血?医生可能告诉你是因为缺铁,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你会很紧张,第一个想法就是既然缺铁了我赶紧补铁啊,但是我不一样,我是大夫,我懂医学知识,那我就补追问一句,为什么缺铁啊?因为贫血也好,缺铁也好,这些只是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一个现象,不是原因,我要去处理的是那个最根本的原因,而不是想办法消除那个表面的现象。第三个问题,既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那不应该是这些年才必需的吧,对于三十年前的人体来讲,应该也是必需的啊,三百年前的人体也是必需的,三千年前也是,为什么三十年前不需要补铁现在就需要呢?那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以前,我们没有条件的时候,吃的不好的时候好像什么都不缺,现在吃的好了,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了反而我们缺很多东西,这个是什么道理呢?是因为以前的医疗设备不够先进检查不出来吗?很显然不是的!大家都知道中医特点就是整体观,中医不会紧盯着一个局部问题不放,而是要考虑整个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一个整体,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一个生命体,内部有很多方面需要协调,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并不是说,我铁不够了你给我点,钙不够了给我点,不是这么简单,整个内部各个成员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某一个东西太多,就会影响另一个东西,比如,脂肪多了会影响血液的运行,蛋白多了会过敏,补钙补多了呢?便秘,补锌多了就会影响到铁的吸收。它都是互相影响的,如果你单独拿出任何一个局部的小问题来看的话,好像显得这个问题都特别的大,比方说补钙,那你觉得补钙是个很大的事情了,比方说补铁,你觉得补铁是个很大的事情,但是事实上我们人体不是一个试管,不是说你扔进去多少,它就是多少,他中间要经过很复杂的转化和吸收的过程。大家会发现,其实我们真正要做的功课呢,并不是说去检查孩子缺哪个,然后给他补哪个,我们真正要做的功课,是想办法,维持人体的一个整体的平衡,所谓的健康,并不是说你每项指标都能达到满分,而是平衡!那怎么维持平衡,事实上我们所需要的所有的元素,不管是微量元素也好,常量元素也好,还是其他的,脂肪蛋白质等,这些所有的元素都从一个地方来,就是脾胃,不管你给我吃什么,一定要通过脾胃的协调配合正常工作,才可以把吃进来的东西转到我自己身上,成为我自己的。所有元素,除了空气以外的所有元素都从饮食当中来,所以我们还得回过头来,从饮食结构上去寻求那个最终的答案。
前面说过最合理的饮食结构是,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就是粮食为主,肉类作为一个增益锦上添花,这个益是增加的意思,五谷为养的基础上,适当的吃一点肉类给我们的健康加加分,益的意思是健康加分,千万不要以肉类作为给人体提供养料的营养,错了,提供养料的是粮食,养人体的是粮食。然后各种蔬菜作为补充,水果和干果作为辅助,这才是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饮食结构。我们现在常犯的错误就是要么以肉蛋奶鱼虾蟹,这些高蛋白食物为养,要么以水果蔬菜这些维生素纤维素为养,要么以钙铁锌硒这些无机盐为养,每天纠结的基本上都是这个东西该怎么吃,吃多少,要么就是上网百度,要么就是问医生,就是想给孩子多吃一点这些物质,很多家长都把那个最最重要的五谷粮食给忘了。我们发现妈妈为宝宝添加辅食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问的最多的就是高铁的米粉怎么吃,香蕉苹果怎么吃,肉松肉末怎么吃,果泥虾泥怎么吃,骨头汤怎么喝对吧,大家进来群里头听这个课,可能很期待听到有一个专业的大夫来指导大家怎么吃这些东西,但事实上,这些东西根本不重要,把力气用错地方了。真正应该用力气去做的是我们怎么样能让宝宝多吃点粮食,但是当你把力气转到这个问题上来的时候你会很惊奇的发现,人家宝宝自己本来就挺喜欢吃粮食的,根本不需要你来操心,养育孩子,其实就这么简单,本来不需要用力的,以前的人一个人带五六个孩子还要种地,还要缝缝补补全家人的衣服,都没我们现在带一个孩子这么累,这里面的学问大家可以自己再琢磨琢磨。
基本的原理就说完了,下面我来回答一下大家提出来的问题:
1、中医理念里并不推荐香蕉作为宝宝的第一口辅食,第一口辅食是什么呢?
中医推荐的第一口辅食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中医确实是不推荐香蕉作为第一口辅食,因为香蕉虽然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它的口感、味道等等这些,但是香蕉呢,同时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性质太寒了,香蕉的性质太寒会对脾胃的阳气有所伤害,脾胃要想正常的运转是一定需要阳气的推动,所有性寒的东西都会影响阳气,所以不建议。那么第一口辅食用什么呢,用米汤,小米汤和大米汤都行,就看你们当地的生活习惯而定,北方可能小米多一些,南方用大米多一些,小米偏温大米偏凉,但是那都是略微偏一点点的,几乎可以忽略这个偏性,这两个小米和大米都是中性的,一个偏温一点一个偏凉一点,可以忽略的。有些书上说小米是寒性的,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是很准确,为什么呢。小米的五行是属土的,五谷当中的小米的土性最厚,最擅长养脾胃,是最佳的选择,那五行直接对应脾胃,小米性寒这个说法的起源于《本草纲目》,看本草纲目上这么说的,那一定是很权威了,李时珍说的没错,但是我们还是要仔细的再去想一下,李时珍是湖北人,一个可能,我猜啊,这个咱也没有考证,一个可能他没有吃到正宗的黄色小米,这个可能,再一个,是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南方人更适合吃大米。现实中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有些南方的朋友吃了小米之后呢觉得胃里头不舒服,然后告诉我这个小米都吃了很难受,有几个患者都是这样,那我就给他们吃大米,大米吃完之后就很舒服了,从理论上看的话,大米要比小米更凉一些,但他们吃大米就很舒服,吃小米粥不舒服,所以不能因此而断定小米是寒性的,事实上我们北方很多地方都在用小米去给产妇下奶,给老人养身体,给小孩子养身体,给刚刚做完手术的病人去养身体,小米都是非常好的,它性子偏温一些。不管是小米还是大米,我们不用去纠结这个问题了,总之小孩子第一口辅食一定是粮食,粮食是植物的种子,植物的种子熬出来的汤,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的,很多东西可以填饱肚子,你从营养的成分上去分析的话可能有比小米好的,好的多的食物,包括像现在很多人提供的香蕉什么的,他可以数据上可以举出很多来,但是有一个问题,他们没有想到,就是这些植物的种子本身所蕴含着的强大的生命力,这个是其他物质不具备的,所以对于一个刚刚准备要成长的孩子来讲,到了几个月要开始吃粮食了要开始自己成长了,对于这个孩子来讲,这个种子当中所蕴含的那股强大的生命力远远要比这个东西是性寒还是性温重要的多。
2、为什么一岁以内的孩子不建议吃太多的水果,补充维生素不好吗?1岁之前能吃什么水果呢?热着吃还是凉着吃?
这个问题其实和刚刚我说到香蕉的时候是一个道理,小孩子正准备要茁壮成长,这个时候阳气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万物生长靠太阳,阳气很重要,但是水果,虽然可以补充维生素,但是大多数的水果性质都偏寒凉,而且我们在吃水果的时候一般也都是常温状态都吃了,那这种凉就会影响到脾胃的阳气,而这两方面一权衡还是不吃的好,何况就是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五谷为养的话,五谷当中本身就有很丰富的维生素,就不需要再用水果去补充这个维生素了,不需要。如果说实在要吃,不管你是从维生素的角度,还是从口感的角度还是美容养颜润肠通便的角度,不管从哪个角度你觉得一定要吃也可以,建议是蒸一下或者煮一下再吃,不要吃常温的,要热着吃不要凉着吃。
3、很多孩子在六个月以后出现贫血的情况,如果素食喂养,不加红肉,同时也不推荐强化铁米粉,孩子铁从何而来,补铁如何实现?
铁从何而来?从饮食中来,之所以不建议用红肉和米粉,是因为靠这些去补铁会引起消化道的其他问题,比如积食,比如便秘,比如腹泻,造成消化系统的的功能紊乱,反而不利于其它更重要的物质吸收,得不偿失。另外就是植物性食物中,不是没有铁元素,也有,虽然不像动物性食物当中的含量那么丰富,但是也有,好好吃主食的话也不会缺。我们要注意的是吸收问题,好好强壮脾胃,使脾胃能够正常的吸收营养,就什么都不缺,脾胃不好,不能正常吸收,那缺的也不仅仅是铁了。你会发现,你说是缺铁,这个补铁刚把这个铁补到标准值才发现,缺维生素,补了维生素又缺其他的,总是补不够,就会反反复复一直这样。我要特别的指出来讲,六个月以前的小孩我们是不诊断贫血的,六个月以后,虽然诊断贫血,是很慎重的,并不是检查化验出来说血红蛋白低就叫贫血,这个诊断是很慎重的,何况我们现在确实也不知道为什么,医院关于血红蛋白的标准值是不一致的,我见过最高的就是一百三,据说还有一百四的但我没见过,那你想这个标准值到底是多少?教材上的说法是一百一,但是呢,这个标准值是怎么产生的?它是基于一种大样本调查,在足够大数据的一个人群中做调查,然后得出一个参考范围,但是不一定说你低于这个就叫贫血,这个概念要清楚,贫血的诊断不能仅仅依靠这一项来确定的,医学是很严谨的一门科学。所以我们不管是缺铁还是缺钙,不要仅仅听到儿保大夫这么说一句,然后你家孩子缺这个缺那个,要给他补,事实上这里面有很多的就是信息不对称,大家没有学过医的话有一些细节的问题平常也不注意,这个背后有很多很多道理可讲,今天在这儿就不多说了,总而言之就是你不要被那个检查化验的那个数据牵着走,那个数据什么问题都说明不了,只是一个参考。
4、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吃肉,不吃肉的话营养如何平衡,鱼肉也不能吃吗?
这个问题,什么时候可以吃得您看体质了,还要看吃多少,原则上如果孩子没有过敏的问题,那什么时候都可以,问题就在于我这样一说,我这里说可以,好,回家你就每天给孩子吃,还说医生说了可以吃啊!我可没有说可以每天吃!我说可以吃,那一个月吃一次,两个月吃一次我肯定不拦着。关键在于我们到底有没有理解什么叫五谷为养、五畜为益!最重要的是五谷,在这个五谷为养的基础上,脾胃打底好了,五畜为益,这个肉类可以给我们健康加分儿的,可以吃,没问题,但是你要知道吃的同时这个东西很难消化吸收,那你这顿吃完之后要给他好几天的时间,让他去消化吸收,他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消化,一般一个礼拜两个礼拜,所以肉能不能吃呢?可以吃,你要一个月吃一次到两次,或者两个月吃一次到两次这个节奏。对于孩子这个娇弱的脾胃来讲,消化吸收那些吃进去的肉,负担太重了,所以最好能不吃就不吃,想要吃的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节奏,一个月只能吃一到两次,或者两个月吃一到两次,这个节奏相对来讲就比较合适了,至于担心不吃肉的话,营养如何平衡,其实就是多虑了。我们刚才说的这些其实就不是问题。你不吃肉营养不会不平衡,营养是粮食提供的,你非常焦虑这个问题,很担心不吃肉营养会不会不平衡,那我可以告诉你,如果是母乳喂养的,母乳里面的脂肪和蛋白质就已经足够孩子用了,不需要额外再去吃,如果没有母乳,你担心他不吃肉的话这个脂肪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可以一个月两个月吃一次肉,或者最多一个月两次就可以了。那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就是像鱼虾螃蟹这些肉对于生活在海边湖边的人来说可以吃,像北京这样的内陆城市就算了,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5、孩子添加辅食以后,有菜有水果也已是母乳喂养,为什么会便秘,出现便秘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如果排除是饮食当中或者说奶粉当中添加了钙和铁,那么就是单纯的一个病理状态,由于上火导致的便秘,那这个很好处理,小儿推拿有一个手法叫清大肠,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清大肠,但要注意我说的这个前提,就是先要排除饮食中或者奶粉中添加钙和铁这个因素,先把这些因素排除掉,因为临床常见的添加辅食以后小宝宝的便秘通常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如果你发现有这些因素,先把钙铁这个东西停下来,然后观察一段时间,孩子大便会逐渐恢复正常的,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妈妈自己的饮食和身体状态,你是不是上火了,你最近是不是吃了一些煎炸烧烤辛辣刺激这些东西,如果是的话叫妈妈做些调整。
6、攒肚子。
这个问题得好好说,一般来讲,宝宝在一岁以前会经历一次(也有个别还有两次)攒肚子也叫换肚子,就是通常会出现在添加辅食前后这段时间,这其实本来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反应,可以不做任何处理,但是当然我们还是要先排除其他因素,你是不是给孩子添了钙铁这些东西。有些时候不是说很明显,不是说补钙补铁制剂,而是类似于说喝骨头汤,虾米这样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也会对小宝宝的脾胃来讲也是负担不了,消化吸收起来很费力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化吸收,所以这种东西如果给孩子吃了这些引发便秘,也是先从这个源头上找,去掉这个因素,然后再去想办法去处理。一般来讲攒肚子的宝宝,虽然他好几天没有大便,但是你会发现她肚子并不胀,宝宝的其他活动也丝毫不受影响,该干嘛还干嘛,但是便秘的宝宝他的肚子会胀,而且嘴里会有臭味,而且食欲和饭量都会下降,如果通过观察判断这个过程是攒肚子,只是不大便,其他没有任何不舒服,那就不管他多久没有拉都不要紧,我见过攒肚子时间最长是二十二天,这个都不要紧,如果通过观察判断是便秘,那就要做处理,这个需要请大夫面诊。
————————————————————————
下一篇:高医师:谈谈小儿"过敏"及问答
7、宝宝为什么会积食。真的是喂多了就会积食吗?如何判断宝宝积食,该如何处理。
8、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和DHA吗?
9、孩子吃饭吃不好,怎么判断这就是他的需要?还是他真的身体有问题,脾胃虚弱有哪些表现,如何调理?
10、豆类富含铁,但是豆类不宜过早添加容易引起过敏,还会胀肚子,红豆绿豆泥能不能吃?
11、孩子不吃饭,孩子很瘦,怎么判断他是身体不舒服,家长怎么调理脾胃?
再次感恩高其武医师在百忙中为微课堂笔记核对!
————————————————————————————
如果此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您将此文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们!
自然学堂诚邀愿意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愿意改变自己,愿意与他人合作,有感恩付出精神的您,加入妈妈教师团队(联系人:巨蟹麻麻手机),义工服务团队(联系人:黄涵手机)
欢迎
- 上一篇文章: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重磅发布将l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