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患者频繁输血能康复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上会有全血细胞减少的现象,因此,在病情不能通过治疗得以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往往会通过输血来改善病情。那么,MDS患者能频繁输血吗?通过输血患者可以康复吗?
输血是重要的血液疾病治疗方法但MDS患者经常输血有风险
输血在疾病治疗上有很多重要的作用,血液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价值。尤其是一些血液病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需要长期输血治疗,血液中含有血浆蛋白、无机盐、微量元素等,它们都是人体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以补充机体的巨乏;血液中的白细胞、抗体等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免疫物质,特别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等疾病,可以提高患者的抗病力。故现在很多人以为输血越多,人的体质就会越好,病体就会恢复的越快。血液病专家史淑荣主任介绍,事实上,MDS患者经常输血是有一定危险的。
为什么不建议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经常输血呢?
首先,血液在保存中,其中的许多活性物质在继续消耗血液中的营养成分,维持其正常的代谢。血液细胞的代谢产物呈显酸性,逐渐改变了血液的酸碱度。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酸碱性为7.35~7.45,即偏弱碱性。当大量输入偏酸的库血时,有可能导致机体的酸中毒。
其次,血细胞的寿命是有限的,一般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天,中性粒细胞的寿命为4~7天,血小板则于骨髓释放入血以小时即开始破坏。血细胞中钾离子含量高于血浆。当血细胞逐渐衰老死亡时,这些钾离子就会释放到血浆中,大量输入病人体内,会导致病人高血钾。血钾升高会直接影响心脏的收缩和传导功能,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血小板的减少使受血病人存在出血倾向的可能,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再次,血液的采集、运输及保管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稍有不慎就会使血液受到污染和破坏。如供血者筛选不严,可能导致肝炎病人、疟疾病人和艾滋病病人的混入,使受血者感染疾病;运输的震荡可能使血细胞破裂,大量血红素释放至血浆,使受血者出现黄疽、肾功能损害;保管中血袋的破裂或输血操作不规范,还会造成血液的微生物污染,致受血者发生败血症。
最后,反复输血可致受血者出现变态反应。因为人的基因组合不是绝对相同的。带有不同基因的球蛋白lgE(人体的一种抗体)进入受血者的体内,可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IgE的抗体。该抗体的产生,约需14天左右。若此时再次输血,此抗体就会针对供血者的lgE发生免疫作用,从而导致受血者发生免疫反应。当然输血次数越多,发生这种免疫反应的几率就越大。对于未来需要骨髓移植的病人,则还会导致移植骨髓的死亡。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虽然有些病例发病原因不清,但很多病例是由于生物、化学或物理等因素引起的细胞克隆性增生。因此,应采取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应认识到滥用药物的危害性,使用化疗药要慎重;放射治疗也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在有关工农业生产中接触化学品等有害物质(如苯、聚氯乙烯)时,应作好劳动保护,防止有害物质污染周围环境,以减少MDS的发病。
同时,针对MDS患者的具体病情,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通过合理规范的治疗,让患者的病情得以缓解,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尽快好转。
健康提示:如果您关于MDS患者的病情及输血治疗方面还有疑问可
MDS病友会公众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医院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最好
- 上一篇文章: 一天接警41起,32岁民警酷暑连值四天班
- 下一篇文章: 新生儿正常与病态表现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