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成功为多例危重患者快速建立骨髓穿刺输

时间:2016-11-26来源:临床表现 作者:佚名 点击:

10月26日下午,我科抢救室收治一位高处坠落伤,伤后深昏迷患者,入院后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1分钟内快速建立骨髓穿刺输液通路,确保危重病人的静脉通路畅通,为下一步治疗赢得了时间。目前我科在急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已开始常规应用骨髓腔内穿刺输液技术。

 骨髓腔输液(IntraosseousInfusion,IO)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建立的一种快速的、有效的循环重建方法。是利用长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人体骨髓腔中有很多非塌陷的静脉网,又称之为“永不塌陷的静脉”,这些静脉网与体循环完整连接,血流量恒定。通过应用特制的骨髓穿刺套管针,钻入长骨骨髓腔内,再接上输液装置,在骨髓腔内的这些密密麻麻非塌陷性的微小静脉网络就像海绵一样能够快速吸收灌注进来的液体,并转运到体循环之中。心脏骤停或者休克的患者由于周围循环衰竭,外周浅表静脉充盈欠佳,很难穿刺成功;建立中心静脉输液通道需要有经验的医师操作,通常需要5-10分钟的时间。而且,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心肺复苏按压时,很难成功穿刺中心静脉。因此,危重患者的救治中仍有10%-30%的危重病人不能快速有效地建立静脉输注通路。此项技术很好地弥补了静脉通路短板。

骨髓腔被认为是一个永不塌陷的血管,里面由骨髓填充,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通,即使在休克状态也不会塌陷或损伤。IO途径适用于任何年龄阶段的急危重症患者。例如:心脏骤停、休克、败血症、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癫癎持续状态等,可能需要立即给予药物、液体、血制品的输注,建立静脉或IO通路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肥胖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建立静脉通路失败,也应考虑IO。目前尚无骨髓腔内用药禁忌的报道。

国外有研究表明,胫骨近端及远端、股骨远端、肱骨近端以及锁骨等,只要能进入骨髓腔的部位,均可作为穿刺部位。我国文献报道中,以胫骨、髂骨、胸骨等为主要穿刺部位。选取患者的胫骨粗隆内侧下方的2cm左右部位作为穿刺点,需要结合患者的体型以及年龄等信息为其选取不同型号的骨髓穿刺针,进针角度需要与患者的骨干呈60~90°,进针方向为刺向外下方,在此过程中,如果感到明显的落空感,需要及时地将针芯拔出,然后借助于注射器将局部骨髓抽出,然后便可以及时地连接输液器,借助于抢救药物对患者行输液治疗,并需要妥善地包扎并固定。

IO成功穿刺后并发症少见,主要与穿刺技术有关,血液、药物、液体外渗到周围软组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发生间隔综合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由于长时间输液引起的骨髓炎。对发生骨折的骨头,成骨不全患者,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以及在穿刺部位发生蜂窝组织炎的患者禁止穿刺。置管时间不超过24小时。

骨髓腔输液由于解剖位置固定,标志明确,穿刺成功率高,方法简便和操作速度快等特点,可在院前急救及院内危重病人抢救中广泛使用。尤其是出现各种原因导致静脉穿刺有困难或有禁忌时,骨髓腔成为最安全、最便捷的“生命通路”。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好医院
重庆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sxxrt.com/lcbx/175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新生儿败血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