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最糟糕的育儿建议他还是个孩子

时间:2020-11-7来源:临床表现 作者:佚名 点击:

题图:《狗十三》

年轻的父母育儿难免会不自信,面对老一辈的「经验」有时虽然觉得不妥,却拿不出证据反驳只能默默接受。

有些小偏方无伤大雅,但有些建议却会对孩子一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你认为老一辈最糟糕的育儿建议是什么?

小编今天给大家总结了知友提出的几条「糟糕建议」,希望能帮年轻父母及旁观者及时「避坑」。

你认为老一辈最糟糕的育儿建议是什么?

1

知友:萝魏紫(+赞同)

0岁到5岁,该建立秩序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

5岁到15岁,该建立自信的时候:「不听我的话就打骂!」

2

知友:熊文婷(+赞同)

对孩子的吃穿特别上心,但是对孩子的心理几乎完全漠视。

但实际上,孩子的吃穿不那么精细反而能使孩子更健康,但孩子的心理却是需要极精细的呵护的。

因为孩子的内心,有着人类最初的、强大的生命力。而老一辈的很多行为都在破坏孩子的这种生命力。

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

我们要提防的不是老一辈具体的什么建议,而是他们每条建议、每个行为背后的,他们已经固化的思维。

我随便分享几个我在路人身上看到的例子:

等电梯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在闹脾气,然后他的爷爷奶奶是怎么规劝他的呢?

你看别人都会笑话你,这么大了还闹脾气。

你看你看,这么多人都在看你。

——引导孩子去在乎别人的目光与评价。

下了雨,我路过一个水洼,一个小男孩穿着雨靴在水洼里蹦的不亦乐乎。

但是旁边他的奶奶还是姥姥就不停地说些刺耳的话:

你就玩吧!等下衣服湿了我就打你!

我就在这看着你!看你湿不湿!

——威胁恐吓,我真不知道,就算万一真的衣服湿了又能怎样,要说这么可怕的话?

上次我带着一岁的女儿下楼玩,看到两个小女孩在玩泥巴,女儿太小不能参与,我就带着女儿在旁边看。

然后旁边来了一个奶奶带着孙子,孙子快两岁的样子,想走过去玩。

奶奶一拉:不要玩,粑粑。

然后那小男孩就只站在旁边看。

——阻断孩子的探索欲、求知欲、手眼协调……

小区的游乐区里,一个2、3岁的小女孩想尿尿,她奶奶就脱了她的裤子让她就地拉。

小女孩哭着摇头不愿意,她奶奶就骂她,非逼她尿。

最后小女孩就是不肯,她奶奶就粗暴地给她穿上裤子,狠狠地打了一下女孩的屁股,骂骂咧咧地带着她回家尿去了。

——这个案例我觉得尤其可怕!我当时都震惊了,这是在干什么啊?

很多事情不是不要管,而是管的方式有问题。

我接触过的爷爷奶奶这一辈的人,思维差不多都是大同小异的,他们不会认为孩子是与他们平等的个体,所以孩子的内心在想什么,他们丝毫不在乎,他们也会对孩子的欲望嗤之以鼻。

孩子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极细微的观察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拘一格的创造力,追求自我的勇气。

试问,有多少成人能拥有这些?

我们能教育他什么呢?企图用我们已经定势的思维去教育孩子,只能是对他无限可能的扼杀。

3

知友:李昕(+赞同,医学、儿科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医院。

宁愿去相信偏方、土法、神婆、游医,也不听医生的。医院都是骗钱的,小孩子哪有什么大问题,回家晒晒太阳/做推拿/喝点草药/针刺/火烧/放血就好了。「我们村隔壁的那个老王可灵了,去找他就行。」

这个月就遇到这样的病人。20天的小婴儿,因为哭闹的厉害被家长带去「收惊」。怎么收呢?用针刺肚皮。刺完以后半天就发烧了。孩子高烧不退,来医院只能住NICU(新生儿监护室)。

孩子入院的时候整个人非常痛苦,轻轻碰一下肚子就哭得打抖。

持续的高烧,化验指标都很严重,出现了脓毒症的表现。用了最高级的抗生素也没有明显的好转,同时还出现了肠道梗阻的表现。

请小儿外科会诊,考虑存在先天性的发育异常或者严重的肠道坏死,建议宝宝去手术进行剖腹探查。

于是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剖腹探查。手术进去以后发现腹腔在肚脐深部有明显的脓肿灶,还有弥漫性的腹膜炎。肠管倒是没有发育的异常,是因为感染太重出现的麻痹性肠梗阻。

那么这个肚脐深部的感染灶从哪里来的?从当时扎针那个伤口进来的。

因为这种针刺不是无菌操作,细菌会经过破口进入身体内部,一般情况下常见造成皮肤局部的脓肿。但是这个宝宝有脐疝的情况,肚脐部位的皮肤很薄,下面腹肌分离,皮肤下面就是腹膜。当用针刺时,针非常容易刺入腹腔,造成感染蔓延到腹腔,引起后面严重的脓毒症、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脐疝示意图,自己画的

所以偏方扎一针,孩子多受多少罪。

4

知友:翘囤奶爸(+赞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笔译硕士)

不信任孩子的能力。

老人的想法里,孩子的一切事情都是需要大人代办的,至于孩子什么时候可以自己做,「长大了自然就会了」。

孩子是不不能进行沟通的,孩子的不良行为都要被原谅,所有的决定孩子只能执行。

至于孩子何时长大到可以承担责任,不知道。

一个小娃娃懂什么!

老人们总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和孩子讲道理、立规矩是非常可笑、非常荒谬的。

以我女儿叶女士为例:

叶女士满一岁之后,出现了很多这个年龄段宝宝的常见问题:着急时喜欢抓人。

每次叶女士抓我妈我妈都笑容满面:诶呦呦把奶奶抓出血印啦!疼疼疼!

我们在旁边严肃的告诉叶女士抓奶奶奶奶会疼,叶女士是个小人精,一看见爸爸妈妈严肃了立马小脸一皱开始哭,这时我妈赶紧安慰:奶奶不疼不疼,宝贝儿别哭了啊!

然后就是扭过头来看我们:她一个小娃娃懂什么?再吓着孩子!

很快叶女士扩展到抓爸爸、抓妈妈,明显是觉得好玩、故意的,孩子是不知道这个动作会给别人带来痛苦的,她只觉得抓人时别人龇牙咧嘴的表情很好玩,这时如果一直没人告诉她「这个动作不好、会弄伤别人」,她就会一直这么抓下去。

孩子是无心为过,不正确引导就是家长的过失了。

于是叶女士在抓我们的时候我们会认真告诉叶女士:宝贝儿这样把妈妈/爸爸抓疼了(让孩子意识到是她造成的),现在疼疼来找爸爸/妈妈了(表明后果),爸爸不喜欢这样(告知感受),因为太疼了我现在需要给自己揉一揉,没办法继续陪你玩了(告知后果)。

几次之后,叶女士再也不抓我俩了。

时代在进步,希望新一代父母不要轻信这些奇奇怪怪的「经验」。

前不久我们发布的文章我,31岁,在家喝可乐被骂哭了就说中了不少从小就被忽视「内心健康」人的心声,除了身体上的关怀,对孩子心理上的关怀也尤为重要。

面对「父母」这个身份,不管我们是体验者,还是旁观者,都该学习正确的观念。

本周知乎热榜

「奥利给」刷屏了,14岁杀人的嫌犯落网了,「不可能打工男子」道歉了,Uzi退役了

知乎神吐槽

你对空姐提出过最奇怪的要求是什么?

北京瘫,上海滩,都不如帮助后浪来摆摊

戳「阅读原文」查看剩下+个回答

觉得赞同就点亮「在看」吧

孕妇效应



转载注明  http://www.sxxrt.com/lcbx/902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新生儿败血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