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院
▌文章来源: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3(04):-.
▌作者:崔雪薇薛辛东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或真菌、病毒等病原体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感染,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0.1%~0.8%,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由于该病在早期缺乏特异临床表现,诊断需依赖血液的细菌学或生化诊断。尽管血细菌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然而最快需24~48h获得阳性结果,且新生儿往往因采血量不足、采血前多已应用抗生素等原因,使其阳性率明显降低,很难作为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指标。因此,如何进行早期诊断是降低败血症新生儿病死率及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年6月至年8月中国医院第一新生儿内科收治的例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procaicl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进行动态监测,旨在阐明PCT及CRP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意义。?一般资料比较
3组新生儿性别、胎龄、日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组新生儿PCT、CRP水平比较
确诊败血症及临床败血症组患儿抗生素治疗前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抗生素有效治疗(7d)后,确诊败血症组及临床败血症组PCT、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见表2。
?败血症组在感染发生各个阶段PCT、CRP检测结果
确诊败血症组、临床败血症组患儿分别在感染发生时(应用抗生素前)、感染发生12h、24h、感染控制后3d、7d完善PCT、CRP检测。PCT水平在感染发生后12h达到峰值,感染控制后3d降至正常;而CRP在感染发生24h后升至峰值,7d后降至正常,见表3。
?败血症组抗生素治疗前PCT、CRP不同临界值及联合检测的诊断评价
当CRP10mg/L,PCT2ng/ml时准确性较好,是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理想界值。联合检测两项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超过90%,准确度最高,见表4。
?各组中CRP10mg/L,PCT2ng/ml时的阳性率
抗生素治疗前,临床败血症组两指标阳性率较确诊败血症组及对照组均高,见表5。
?PCT与CRP相关性分析
确诊败血症组及临床败血症组治疗前PCT及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及0.,P0.01),相关性较好。
PCT、CR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
PCT和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0.,见图1。
图1PCT和CRP的ROC曲线
讨论
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或远期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新生儿败血症,特别是早产儿,起病隐匿,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但进展迅速,极易发生休克、多器官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是降低败血症新生儿病死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细菌培养、细胞因子、细胞表面抗原及细菌基因检测等临床检测指标已被逐渐应用于细菌感染所致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中,但由于假阴性、诊断界值不明确、检测方法复杂等原因,不能成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
CRP是机体组织受到各种损伤或炎症刺激后主要由肝脏产生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受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调节。新生儿CRP正常值为≤8mg/L,在感染后6~12h可被测得,于24~48h达峰值,感染控制后3~7d降至正常。由于CRP随炎症因子水平的上升而增加,故与感染严重程度一般呈正相关,感染控制后可很快下降。但一些非感染性因素,如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外科术后、组织坏死、免疫接种史等应激反应,也可引起CRP升高。本研究中,确诊败血症组及临床败血症组治疗前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CRP可用于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相对于PCT而言,CRP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因此,CRP有时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早期感染诊断指标。本研究显示,CRP在感染发生24h后升至峰值,7d后降至正常,其动态变化趋势对临床指导抗生素应用及监测疗效有重要意义。
血清PCT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体,正常生理状态下只由甲状C细胞合成,健康机体循环中PCT浓度很低甚至测不到,通常0.1ng/ml,当PCT≥0.5ng/ml可视为异常。动物实验发现,当注射内毒素后2h,血浆中即可检测到PCT,12h达峰值,感染控制后2~3d即可降至正常,而本研究显示,PCT水平在感染发生后12h达到峰值,3d降至正常,与动物实验结果相一致。该指标在新生儿期一般不受母体PCT水平高低、真菌感染及窒息等急性应激反应的影响,仅与新生儿自身细菌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本研究显示,确诊及临床败血症组治疗前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0.01),说明PCT水平的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转归呈正相关,且其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CRP,这与Canpolat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而PCT和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和0.。因此,PCT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优于CRP,可以在感染早期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但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清PCT可生理性增加,足月儿生后24h、早产儿生后36h达峰值(平均2ng/ml,最高达21ng/ml),48~72h恢复正常,因此,不推荐PCT作为生后3d新生儿的感染诊断指标。对于生后72h以内发生的感染,可通过脐带血PCT水平评判感染的严重程度。Joram等对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2%(26例)新生儿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微生物结果确诊感染,其脐血PCT的平均水平为3.03ng/ml,而未感染的例PCT平均水平为0.16ng/ml,感染患儿的PCT水平显著升高。此研究还得出,当PCTcut-off值为0.6ng/ml时,PCT排除感染的阴性预测值高达99%。因此,通过出生时脐带血PCT水平的检测,可以很好地区分感染和非感染的患儿。
本研究引用约登指数对PCT及CRP的不同临界值进行诊断价值评价。约登指数是指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差,其取值范围在(-1,+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1,诊断准确性越好。本研究显示,单项指标检测时,当CRP10mg/L,PCT2ng/ml时准确性较好,是新生儿败血症的理想诊断界值,该结果与Kocabaeq^\o(s,\s\do4(,))等报道相一致。相关性分析显示,确诊败血症及临床败血症组抗生素治疗前PCT及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P0.01),相关性较好。联合检测两项指标与单项检测相比,敏感性、特异性均超过90%,准确度最高,提示二者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有特殊意义。因此,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更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对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早期诊断,指导合理、及时的抗生素应用。
本研究还发现,与临床败血症组比较,确诊败血症组PCT、CRP的阳性率均低于临床败血症组,这可能是由于假阴性或新生儿血样本量小等原因造成血细菌培养难以避免的检验误差所致。
综上所述,当CRP10mg/L,PCT2ng/ml时准确性好,是新生儿败血症的理想诊断界值。PCT在感染发生后12h达峰值,感染控制后3d恢复正常;CRP在感染后24h达峰值,7d降至正常。单项指标检测时,由于PCT水平的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转归呈正相关,且其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CRP,因此PCT对新生儿院内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优于CRP。而联合检测PCT及CRP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且准确性最佳,更有利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明德生物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
- 上一篇文章: 新生儿护理连载二
- 下一篇文章: 病新生儿惊厥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