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偏高,不吃降糖药会得糖尿病吗

时间:2023-3-17来源:成功案例 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

糖尿病对于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危害,目前更是有年轻化的态势呈现,本次要讲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年轻的在校大学生——20岁的张同学。

张同学经常性熬夜,喜欢打游戏,三餐不准时,酷爱奶茶、肥肉、火锅等高糖分高脂肪食物。

最近,学校开展了常规体检,他被检测出血糖偏高,但他并没有在意,直到他发现自己体重减轻,尿液异常,同时伴随着口渴口干,喝大量的水都没办法缓解,饮食量异常增加等情况,才开始有些忧虑,自行百度后怀疑是糖尿病,医院进行了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其糖化血红蛋白高于正常值,尿液分析显示尿糖呈现阳性,在空腹情况下血糖检测达到7.6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检测达11.1mmol/L,最后被医生确诊为——2型糖尿病。

一、一起来了解,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的形成因素很多,大体上是可以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去找到相关切入点的。它不是单纯的血糖偏高,它的表现形式也不是单一的,它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概率相对来说会比较低,多发于年轻群体中,,如30岁以下的青幼年群体,病来得往往比较急,确诊前表现特征会有喝水多,如厕多,饮食多,体重减少,俗称“三多一少”。

有少数患者甚至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为第一次发病的表现特征,此时要紧急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而2型糖尿病一般多发于四十岁往后的人群,但因为很多人不注重饮食结构,身材肥胖、血压偏高、血脂异常等,也有提前发病的概率,年轻化呈逐渐增加的态势。

2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相比,发病表现不明显,特别在开始阶段不容易被发现,基本没什么症状显现,属于慢性发展的疾病。

此病可大可小,若不重视,任其发展,致病情加重会引发相对应并发症的出现,损害人体的眼睛、足部、心血管、肾脏等多器官的健康,如视网膜遭受破坏,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出现双目失明的情况;

足部健康被损毁,从而导致被截肢的人更是常有;

致肾脏细胞肾衰竭,也有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和皮肤病变等多种情况,因此,定期体检就显得非常重要。

另外考虑到糖尿病的遗传因素,若家族中亲人有糖尿病史的朋友,平时更要留意监测自己的健康情况,留意血糖变化,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预防糖尿病或其他疾病的发生。

二、血糖偏高,不吃降糖药会得糖尿病吗?

关于血糖偏高,是否吃降糖药这个问题,我们应当明确,血糖多高算偏高。一般血糖是有测量标准的,分为空腹测量和餐后两小时测量。

空腹测量血糖不超过6.1mmol/L,餐后两小时测量血糖不超过7.8mmol/L则视为正常血糖,反之则为偏高。

若空腹测量血糖超过7.1mmol/L或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择日或多次检测后仍存在这种标准,则可诊断为糖尿病。

所以,血糖偏高,要不要吃降糖药,是需要根据血糖的测量标准去用药的。

若血糖只是超过餐前6.1mmol/L或餐后7.8mmol/L一点点的标准,可以先考虑通过饮食和运动调节来控制。

若改善饮食结构和加强体育运动仍然没有达到降血糖的目的,或者出现血糖攀升,超过了餐后7.8mmol/L甚至更高,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降糖药的使用,以免病情严重,引发糖尿病的一些并发症,导致青光眼、双目失明、肢体残疾、神经病变等高危情况的出现。

另外,还需知悉,降糖药的种类繁多,不同的种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也不一样。

比如有磺脲类的格列美脲一般是服用于饭前,噻唑烷二酮类的比格列酮则没有饭前饭后的特殊服用要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阿卡波糖通常是随着饭食一起服用的,二甲双胍则是饭中或者饭后使用,但是二甲双胍分为肠溶片和释缓片,若是肠溶片,正常情况下来说是在饭前服用。

概括来说,降糖药的服用情况是和吃饭有一定联系的,只有用药合理,降糖效果才会更好。

而上文所说到的二甲双胍降糖药,是在临床中被保留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若没有禁忌,通常被使用最多。

它可以分为二甲双胍肠溶片和二甲双胍缓释片,它们所含成分相同,同为控制肠道对糖的吸收,加强利用,减低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把胰高血糖素降下来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它们的区别只是药物的剂型不同,各有优点与不足。

二甲双胍肠溶片:

(1)临床上的优点——对于患者的肠胃刺激性相对比较小,使用于饭前。

(2)存在的不足——因使用次数较多,患者常常会不记得服用或者少服用一餐半餐,对于血糖的平稳性控制有一定局限性;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引起肠胃刺激,腹痛、腹泻或便秘、低血糖、乏力、心悸等症状。

二甲双胍缓释片:

(1)临床上的优点——较肠溶片略胜一筹,每天只需服用一次即可,患者服药配合度高,对于控制血糖的波动率平稳,更有效降糖。

(2)潜在的副作用——对患者肠胃也会有一定刺激,出现腹泻、胃痛、恶心、呕吐等情况。或者存在口臭金属味,大便稀水,或者便秘的情况。少数患者会出现缺氧,严重者甚至出现乳酸中毒。

两种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1)无论是肠溶片还是释缓片,都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使用,要根据自身情况来界定药量。

(2)肝功能不全及胃肠道疾病者要慎用,以免加重肾脏及肠胃负担。

(3)若即将要接受碘造影剂行增强影像学检查者,建议暂停使用。

(4)体质对于双甲二胍有过敏性的患者要慎重使用。

除了了解降糖药的使用方法,也很有必要知道,血糖偏高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的血糖偏高一般在饭后两小时内会有偏高的情况,糖分还没得到化解,当糖分被化解血糖就会恢复正常。

而病理性的血糖偏高则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若长期血糖都是偏高状态,不注意管控饮食又没有药物治疗很容易就会发展成糖尿病。因而,我们要有意识地去了解、区分血糖偏高,明了糖尿病发病的具体情况,才能做到科学用药,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

三、预防远大于治疗,我们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从上文中张同学的案例,或许我们都会有一些深刻的感受。

原本年纪轻轻的他是可以避免糖尿病的发生的,只是因为不重视,不了解,才造成了今天让自己都懊恼不已的情况。

同时,健康的我们也要居安思危,反观自己,从现在开始树立正确的预防观念,科学养护自己的身体,不要等到发病了才开始重视。那么,我们到底要怎么去科学地开展糖尿病的预防工作呢?

对此,我们应当做到以下5点:

(1)从饮食:远离高糖高脂肪食物,拒绝暴饮暴食,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规律进食。

(2)从运动:老人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说法,拒做饭后“平躺族”、“低头族”、“久坐族”、起身散散步,消耗餐后的热量。防止因脂肪堆积而肥胖,增加糖尿病的患病概率。

(3)从观念:积极学习糖尿病的预防方法,多看科普类文章或者视频,多参加社区举办的一些公益性宣传糖尿病的讲座。

(4)从重视:按时体检,留意血糖情况。积极发现并积极治疗,不要拖到疾病发生才重视从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加重病情。

(5)从养生:远离烟酒,因为烟酒会引起心率过快,血压上升,血糖波动。另外日常要有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不熬夜不通宵。

四、反思与总结

通过张同学来反观,时代发展造就人才,也毁掉了一批年轻人的身体。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让大批的年轻人都面临着和张同学类似的问题。

希望人们都能停下脚步,看看自己的身体,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不论现在的你,有没有张同学同样的生活坏习惯,血糖、血压、血脂情况如何,请先正视它们,定期体检,避免久病成疾而不自知。从现在开始,请调节好自己的生活节奏,该睡觉就要睡觉,该吃饭就要吃饭,好好爱身体,身体才会善待你。



转载注明  http://www.sxxrt.com/cgal/1319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新生儿败血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